2019年6月5日 星期三

欢迎登陆中国核学会官方网站

2025年“魅力之光”绿色铀业核科普主题活动在通辽举办

发布日期:2025-07-31    发布:未知

7月27-29日,由中国核学会、中核铀业有限责任公司主办,中核通辽铀业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2025年“魅力之光”绿色铀业核科普主题活动在内蒙古通辽市举办。

1.jpg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科技委名誉主任于俊崇,中国核学会党委书记、理事长王寿君,国家能源局中国核电发展中心综合处处长周钊正,国家国防科工局新闻宣传中心主持工作副处长申超波,通辽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白立柱,中国核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建桥,中核集团首席科学家苏学斌,中核通辽铀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汤庆四等领导出席开幕式。王寿君理事长和白立柱副市长致辞。中国核学会秘书长助理刘晓光主持开幕式。

2.jpg

王寿君理事长在致辞中指出,在应对气候变化大背景下,全球多数主要经济体均明确提出积极发展核电,未来全球天然铀市场需求将持续大幅增长、资源竞争将日益激烈。新时期,我国提出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天然铀需求量大幅增长,将成为铀资源第一需求大国。

希望通过本次绿色铀业的科普宣传,提升公众对现代天然铀产业的认知度,提升对核工业产业链的认识,并以此为契机,广泛动员行业及社会各界力量,将自身科技资源转化为科普资源,向公众开放实验室、生产线等科研、生产设施。通过这些富有成效的核科普宣传活动,让社会大众认识核、理解核、接受核,促进我国核工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3.jpg
4.jpg
5.jpg
6.jpg

中核集团首席科学家、中核铀业总工程师苏学斌主持科普报告环节。于俊崇院士,中核集团首席科学家李子颖,中核集团产业开发与国际合作部总师申立新,清华大学工物系核能所书记李泽光四位专家为来自通辽市相关分管部门领导干部,核行业各领域的专家代表、相关矿山企业、地勘单位代表,成员单位新入职大学毕业生及媒体记者120余人作了题为《浅谈核安全》、《自然界中铀的故事》、《核技术应用》以及《赋能先进核能:数字化技术的融合与展望》的精彩的核科普报告,涵盖核科技多个领域,让观众们领略到了核的魅力和对国计民生的重要作用,为理解核科技、提升公众对现代天然铀产业的认知度发挥了重要作用。

7.jpg

核科普报告会后,中国广核集团华龙一号总设计师王鑫主持交流研讨环节。龙继东、谭思超、王祥科、周荣生、康明亮五位专家以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创新‘核’活力”主题进行了专场交流研讨,对新时代继承发扬核工业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做好核科普工作交流了自身经验体会。

8.jpg

28日下午,参会代表赴通辽铀业绿色矿山参观考察。

9.jpg
10.jpg

天然铀是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资源和能源矿产我国核工业诞生70周年,不断完善铀矿勘查采冶技术体系,有力支撑了我国铀资源的发现、开发和利用,为我国战略核力量建设和核能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在全面建设核工业强国的背景下,天然铀的战略意义更加凸显。目前,我国已构建起全球领先的天然铀技术开发体系,成为全球第二个掌握CO2+O2地浸技术的国家,实现了从难采到可采、从储量到产量的跨越,铀矿山产能也由百吨级增长到千吨级。通辽铀业是我国首座自主研发建设的环境友好型地浸铀矿山,是国内第一个实现采用CO2+O2原地浸出采铀工艺工业化生产的地浸采铀矿山。

“魅力之光”全国核科普系列活动由生态环境部(国家核安全局)、国家原子能机构、国家能源局、中国科协指导,中国核学会主办,全国涉核企事业单位参与支持,已经举办了十三年。活动通过坚持每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核科普知识竞赛、院士专家报告会、核科普夏令营、核科普讲解员培训选拔等系列活动,建立了全国涉核企事业单位通力合作、沟通共赢的机制;提升了全民核科学素质,弘扬了“两弹一星”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已经成为了全国知名的核科普品牌活动。今年是“魅力之光”第一次来到核产业链的上游——铀矿地质单位,是中国核学会加大核科普力度、拓展核科普范围,服务核工业全产业链的具体举措。